一、突出问题导向,找支点、建目录,找准市区联动着力点
试点之初,结合市辖区事权较少,群众在日常事务办理中反映出部分事项信息无法获取、办事不方便等问题,开始尝试构建市区联动的新体系。对照区级能够办理的公开事项,查找存在问题,形成规范化、可操作的公开目录。分析不能办通或难以公开信息的原因,找出公开“梗阻”节点,梳理需要市区上下联合动作的具体事项,形成条目式联动公开目录,明确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同时,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各级便民服务中心梳理群众办理最多的20个事项,逐一分析公开工作中存在的盲点和死角,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公开目录。
“以前公开工作眼里只有上级要求,没有去想、去看、去找问题,群众到底想要我们公开什么,我们是不能准确掌握的。”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的工作人员道出了基层从事政务公开人员的心里话。市区联动“联”什么、怎么“动”?是困扰参加试点工作各部门的主要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西区勇于创新,积极尝试,找准联动的着力点。
一是紧盯问题的公开目录是支撑点。对照三张清单,通过对问题的精准查找,结合群众关切点,选取群众最关心的事项进行梳理,在实践中反复调整,形成了涵盖试点工作4个领域共27项的《攀枝花市西区市区联动公开事项基本目录》。
二是群众视角的工作方式是切入点。只有站在群众视角,用群众的语言将已形成的公开规范转换成办事指南,把群众最关心的法定依据、申请条件、所需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联系方式进行全方位公开,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三是简便易行的公开流程是关键点。公开流程既要便于内部操作,更要让群众一目了然,防止沦为“自说自画”,方便市区两级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在公开对象、公开范围、审批程序等方面作了细化和规范,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业务办理的各环节及责任主体,实现按图实施、对标操作,方便群众明白办事、实时监督。
二、突出目标导向,立标准、树规范,构建市区联动新机制
围绕“应公开、尽公开”目标,对群众关注的尚未公开到位的事项,打通市级和区级之间的阻隔,实现信息“市为区用”,完成市级信息区内公开,市级事项区内办理。按照“五公开”要求,优化市区联动流程,落实公开步骤、程序、环节、责任人等,使所有联动事项在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5个环节规范运行,并率先起草区域内的市区联动标准。
一是市区部门分工明确是开展联动的基石。通过健全两级公开机构,明确职责范围,细化工作措施,做好保障。将工作机制固化,制定并完善包括信息提供、发布、反馈三位一体的公开制度,建立市区联动制度,构建并完善市区联动标准。
二是市区部门协作有力是联动闭环的动力。市区联动工作,区级部门务必主动向市级部门请示汇报,市政府要及时做好统筹,精心组织实施,协调部门之间的动作,确保议定事项能够落地落实。及时研究解决难点问题,明确参与部门的责任要求。
三是市区部门规范办理是联动成效的保证。公开工作中随意性大、公开方式不规范是影响市区联动持续深入的重要障碍,只有引入标准化规范化的公开标准,才能使市区联动高效快捷。试点前,群众需要到相关机构去咨询各类信息,耗时长、反馈慢,试点后,市区之间形成了规范发布方式,所有信息能够就近获取、方便易懂。事项申请办理,过去多数必须到市政务中心,通过事项在市区两级的多次“下沉”,下沉事项达到62项,办理延伸到所有社区(服务窗口),“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基本形成。
三、突出服务导向,转作风、提效能,增强市区联动新成效
市区联动的落脚点就是做好对群众的服务,通过市区之间的携手共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等“痛点”。
一是市区联动为事项办理增添新动能。将纳入试点的事项分类管理,明确区级牵头部门,实行区内统一收件,申请人只需到“一个窗口”,提供“一套材料”,就可享受“一站式”服务,形成新的加速度。
二是市区联动为服务群众提供新方法。拟定并发布西区“最多跑一次”清单,有450项办事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次”实现率接近85%。
三是市区联动为网上政务开辟新路径。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逐步推行“全流程、无纸化、零见面”的电子化登记新模式,用信息“网上跑”换取群众“一次都不跑”,已有207个事项可以在线申报,有38个事项可以完全在线办理。
市区联动的常态化,促使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等事务信息获取更加方便,事项办理更加快捷,困扰群众多年的烦心事在试点中逐步消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辖区的公开工作面临更多新的挑战。攀枝花市西区正在市区联动方面持续探索,继续创新,努力形成透明、高效、规范的政务公开新路径,努力实现政务公开与服务群众的有机统一,加快“西区模式”的完善和提升。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