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与问题:倒逼梳理“三级目录”
试点工作中,青川在开展目录梳理工作时,发现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公开事项无区分。没有明确要求县乡村三级差异化公开信息,没有根据不同层级的职能职责对事项进行分层分级梳理,导致公开事项完全相同,公开的针对性不强。二是公开内容随意化。究竟公开哪些内容、公开到什么深度,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具体的规范,想公开什么、不公开什么主观性强,导致公开的信息公众不需要、公众需要的信息不公开,有“应付了事”的倾向。三是公开主体不明晰。比如,在土地征收方面,国土、林业等部门均承担了相应的职能职责,乡镇承担了具体的工作职责,但由于责任主体的不明确,部门认为土地征收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在乡镇、应该由乡镇公开,乡镇认为部门承担行政主管职责、应该由部门公开,造成公开的盲区。四是公开渠道做选择。对于群众关切的救灾款物发放、低保对象动态调整等信息,本应该在网站、微信、电视、公开栏等渠道进行广泛公开,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应付了事,多数在公示栏张贴几天,随即又被新的内容覆盖,导致群众看不到、不了解。针对以上问题,细化梳理“三级目录”,明确应该公开什么、由谁来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在什么地方公开,十分必要。
方法与路径:明确“三级目录”的梳理方向
——双管齐下,全面梳理。严格按照“五公开”要求,结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试点领域公开基本范围指引,依据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以及群众关切事项“三张清单”,分试点部门逐一梳理,将“三张清单”涉及的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和群众关切事项全部纳入公开目录,并根据事项的具体情况,再确定该事项由县、乡、村哪级公开,形成“三级目录”的征求意见稿。“三级目录”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先后三次同步征求省市主管部门和乡镇、村的意见,对反馈的合理意见及时采纳,确保目录全面、准确、规范。与此同时,对业务工作按办事流程进行分解,在申请、审核、公示等环节一一对应确定公开节点,业务流程的内容在公开流程中全面呈现,实现了业务流程与公开流程的“精准对接”。
来源
——群众需求,全民参与。始终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坚持公众全过程参与目录梳理。通过“线上线下”问需,向全县268个村(社区)发放6000余份征求意见表;采取特邀监督员问效,面向公共服务行业从业者、村干部、普通群众等领域公开聘请20名试点工作特邀监督员全天候“找茬挑刺”,最终收到反馈意见建议270余条。针对群众反馈的意见,通过试点部门会商,召集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审议公开事项目录,然后广泛征求群众及利益相关方的意见,最后再集体会商决定采纳或不予采纳,并及时反馈采纳结果;通过“两代表一委员”会诊,对试点部门进行视察,听取他们对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突破公共信息部门化、内部化的“惯性思维”,将以往许多可公开未公开的事项纳入目录,采纳了群众提出的“把浙江长效帮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开”“把扶贫领域惠民政策全部列入公开目录”“公开渠道增加以居民小组公开栏公开”等合理意见建议97条。
——科学分类,细化要素。坚持“群专结合”,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和省政府信息公开办的指导下,针对过去信息公开中公开范围、方式和程序笼统等问题,在以往公开目录中已确定的事项、主体、方式、场所、时限等5个要素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最终设置了公开事项类别、名称、内容、依据、主体、责任股室、时限、对象、渠道、方式、属性、咨询及监督举报电话等13个具体要素,进一步增强了公开目录操作性。比如,在公开渠道上,以往就只有网站、公开栏、LED显示屏、广播等4个公开渠道,经过试点探索,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微信公众号、有线电视、“村村响”广播、部门查询点、村级公开栏、居民小组公开栏、LED显示屏、手机短信、群众会宣讲等11个符合青川实际的公开渠道。并针对具体公开事项涉及的公开对象,进一步将公开对象细化为向社会公开和向特定对象两种情况。比如,在义务教育领域,学生资助情况向全社会公开,教师评职晋级情况向全体教师公开。
——动态调整,科学合理。建立政务公开事项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上级对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的调整以及群众关切事项的变化,适时调整公开事项;围绕政务公开运行过程和群众反馈情况,及时研究,主动调整公开事项。经过5次动态调整,九个试点领域县、乡、三村级公开事项分别由最初的304项、78项、54项调整为490项、136项、110项,三级公开事项实现了由“比较准确”到“十分准确”的转变。
实践与成效: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不断增加
在目录梳理过程中,以需求为导向,始终坚持公众参与,并经过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的实践,“三级目录”的成效日益显现。
一是“三级目录”实现了政务公开接地气、易操作。“三级目录”的公开内容面向基层、符合基层、满足基层,对信息公开的具体要求一目了然,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分工明晰、职责清楚,充分发挥了“指南”作用,实现了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二是“三级目录”实现了社会公众能知晓、可监督。“三级目录”公开事项全面,达到了“应公开尽公开”目的,社会公众对政策决策的知晓程度显著提高。与试点前相比,政策执行过程的透明程度显著提升,群众参与监督政府工作的途径更广、机会更多。
三是“三级目录”实现了政务服务既便民、又高效。“三级目录”将办事指南和惠民政策在不同的渠道广泛公开,公众易于查询、便于获取,在哪里办、找谁办、怎么办、多久能办好一清二楚,和以前相比,群众少跑了冤枉路,少花了冤枉钱。
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既推进了政务公开,又助推了政务服务,达到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公众对获取信息和获得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双提升”,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达98.6%。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