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25日,安溪实现全县24个乡镇诚信促进会的全域覆盖,吸纳会员逾2177名,县域诚信建设的组织机构进一步夯实,为构建县域诚信建设新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体布局推进,构建全域覆盖的诚信建设体系
安溪县委、县政府将诚信建设纳入全县发展战略,县领导多次出席相关会议并部署工作。县委书记吴毓舟对组建乡镇诚信促进会作出批示,并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要抓好组建工作的落实。县诚信促进会牵头制定《安溪县诚信促进会关于成立乡镇诚信促进会的实施方案》。组建过程中,县诚信促进会主动与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民政局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及时解决乡镇促进会组建过程中遇到重难点问题。
在推进过程中,采取试点先行、稳步铺开的模式。试点阶段,选择感德镇、虎邱镇为首批试点,在县诚信促进会专项小组指导下,精心筹备成立大会,严格人选把关,规范选举程序,并组织各乡镇筹备组观摩学习,积累经验。全面铺开阶段,在年初召开的县诚信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推进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县诚信促进会会长叶海强对乡镇诚信促进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县诚信促进会领导分片包干、强化督导协调,确保各乡镇筹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分管领导、组建工作专班,确保乡镇诚信促进会组建工作依章有序按时完成。
融合地域特色,打造“诚信+”赋能发展新模式
安溪乡镇诚信促进会建设紧扣“产业兴县”战略,推动诚信建设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
一是特色产业诚信实践。铁观音发源地西坪镇制定《铁观音发源地茶产业诚信公约》,建立“从茶园到茶杯”质量追溯体系;祥华乡发布《茶叶质量安全诚信倡议》;龙涓镇、剑斗镇分别签订茶叶产业诚信共建协议;芦田镇依托“梅占茶”特色品种融入品牌诚信塑造;尚卿镇发布藤铁家居工艺行业诚信经营倡议书。
二是行业诚信深度融合。参内镇与电商协会共建诚信电商体系,发布《安溪电商行业自律倡议书》;蓝田镇发布团餐行业诚信倡议书;金谷镇发布民宿餐饮业诚信服务倡议,推动“诚信经营+乡村旅游”;蓬莱镇聚焦旅游诚信服务,与旅游业代表签订共建协议,并发布旅游业诚信服务倡议书。
三是金融赋能诚信建设。多家银行与乡镇合作,如凤城镇获县农业银行5亿元授信,参内镇、湖头镇、龙涓镇等获农商银行10亿元授信,部分乡镇还为诚信村(社区)、诚信企业、诚信商户、诚信家庭进行专项授信。
四是诚信创新多维突破。官桥镇推出“诚信官桥码”,对信用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动态评价与可视化查询;官桥镇与虎邱镇、龙门镇成立龙桥新区诚信联盟,并签订共建协议,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五是诚信宣传进村入户。感德镇聘任诚信宣传辅导员,湖上乡、白濑乡、湖头镇等乡镇组建诚信宣讲团、宣讲小分队,福田乡创新发布诚信表情包,让诚信意识潜移默化融入日常生活。
浓厚诚信氛围,营造人人参与的诚信生态体系
以24个乡镇诚信促进会为支点,立足本地特色开展活动。通过辐射村居(社区)和企业,延伸至基层末梢,打通诚信建设“最后一公里”。乡镇诚信促进会成为政策落地与基层治理的枢纽,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学校、银行等有关单位资源,通过动态评选诚信典型、组建宣讲团、将诚信写入村规民约等方式,实现“政策输血”与“基层造血”协同。同时建立社情民意监督反馈机制,精准推动部门赋能措施直达基层。
各乡镇推动诚信理念融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如凤城镇针对辖区内社区、商户众多的特点,发布《物业行业企业诚信经营倡议书》《九小场所商户诚信经营倡议书》。虎邱镇、魁斗镇发布《诚信公约》,呼吁全镇居民以实际行动践行诚信理念,携手共建诚信、和谐、法治社会。
广大企业商户,特别是茶产业链各环节代表,从诚信赋能措施等政策中切身感受到诚信是核心竞争力,争相主动入会。他们视诚信促进会为提升信誉、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致力于通过行业自律,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信任体系。西坪镇、芦田镇与茶叶促进协会、茶业发展促进会深度合作,吸纳制茶大户作为会员,推动茶业与诚信共建。
建设成效初显,助力安溪发展新篇章
组织贯通全域,筑牢建设根基。乡镇诚信促进会全域组建后,构建起覆盖县镇村三级的诚信建设网络。通过整合行政、市场与社会资源,强化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形成高效有力的保障机制。将诚信深度嵌入基层组织建设体系,依托教育奠基、治理融合与典型示范,推动价值理念全域渗透与社会认同,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诚信基础。
激活诚信动能,驱动发展引擎。通过与安溪农商银行深度合作,对乡镇诚信促进会及县级诚信企业授信,创新建立信用资本转化机制,打通金融赋能与守信激励的闭环路径,形成以信用为纽带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内生动力。
安溪通过全域组建并高效运行乡镇诚信促进会,实现了县域诚信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运行”的转变。这种覆盖县、乡镇、村三级的组织网络,努力将诚信建设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为深化县域诚信体系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