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三个“平安扣”锁住最美乡村烟火气
来源 :安溪公安 时间:2025-06-25 15:08 浏览量:

福建省安溪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人口大县。安溪县公安局立足辖区实际,针对县域人口分布特点,总结提炼乡村警务经验,以巡防联动扣牢防盗铁藩篱、乡音传策扣实安全防护网、茶韵调解扣紧乡村邻里情的三个“平安扣”举措,牢牢锁住最美乡村烟火气。 

1

01巡防联动扣牢防盗铁藩篱

“小廖警官,早上好啊。”5月7日,安溪县祥华乡的刘大叔正准备上山采茶,推开院门,正巧祥华派出所民警辅警巡逻而过,便熟络地打着招呼。迎着清晨的雾气,小廖一行人穿梭于街头巷尾,他介绍道,正值茶季,村民们大多忙得不可开交,家中的牲畜、果园可能会遭人觊觎,加强巡逻,能够震慑盗窃行为。 

2

农忙时节和夜间,是乡村盗窃案件的高发时段。针对夏夜盗窃多发重点区域动态,各辖区派出所采取精准措施,依托警务室、便民警务站,调整巡逻路线,提高见警率、管事率,让村民倍感安心。值得一提的是,祥华派出所还积极推进“警防+群防”的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动茶乡义警、志愿者,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社会治安防线,通过义务巡逻、上门宣传、“推房门”等方式筑牢防盗铁藩篱。村民们可以随时在警民联络群中与民警交流,及时反馈治安问题;民警也会定期发布治安预警信息、防范知识,实现信息共享。

02乡音传策扣牢安全防护网

在湖头镇的圩场,每逢赶集日,热闹非凡。圩场一角的反诈摊位格外引人注目:民警操着一口浓厚的乡音,深入浅出地向过往村民讲解各类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原来骗子套路这么多啊,今天算是学到了!”旁边摆摊卖菜的大爷不由得发出感慨。

由于信息相对闭塞、防范意识薄弱,乡村的老人及妇女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安溪公安从这些群体的出行、集聚特点入手,不仅在全县24个偏远乡村圩场打造宣传阵地,更是把握乡民农闲时机将反诈礼包送上门。 

3

“安全头帽着戴正,毋倘大车小车拼,超载超速讨皮疼,酒醉开车惊无命……”6月3日,湖头交警中队民警老高来到湖二村的尚大公园进行科普活动,广场屏幕上正播放着交通安全知识闽南四句顺口溜。这是交警大队创新宣传形式,邀请民间艺人以单口秀的形式讲唱知识要点,而这份独具闽南特色的音视频被搬到了乡村基层,获得了强烈反响。“以前跟老人讲交通规则,他们不太听得进去,现在听着闽南四句,记得可牢了!”一位村干部笑着说。今年来,交警大队“七进”宣传如火如荼地开展,与严查酒醉驾、车辆超载、非法改装等犯罪违法行为的执法行动形成合力,有效净化了乡村道路交通情况。

03茶韵调解扣紧乡村邻里情

“先前都能共饮一源水,现在有什么不能好好谈?”6月22日下午,龙涓派出所民警老陈接到群众求助,前往山坛村开展调解工作。原来起争执的两家人互为邻里,十余年前曾共用一个水源。其中一家在获得其它水源后便逐渐不再参与使用。不久前,仍在使用水源的老肖对引水设施进行了重新修葺后,对方却提出这水要分着用,老肖顿时觉得对方是在占便宜,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到达现场后,民警老陈仔细询问事情经过,将面红耳赤的双方拉到茶桌旁。几杯热茶下肚,现场气氛逐渐缓和。老陈趁机以邻里情为切入点,对双方进行劝说,提出调解意见。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约定继续共用水源,同时由重新参与使用的一方补偿老肖的修葺费用。 

4

龙涓派出所在纠纷调解中深刻践行“枫桥经验”,秉持“小消大啃,不出村镇”的原则,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据悉,为建设和谐乡里,安溪县公安局在12处较大型乡镇集市设置了“民情茶室”,通过外聘经验丰富的律师充当法律顾问,邀请包括网格员、当地乡贤、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担任茶室的调解员,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解决。而这些前置的“民情茶室”因贴近群众生活,村民们产生了纠纷也都愿意到这儿解决,成为“金招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