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QZ09061-0101-2022-00003 主题分类: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机构: 祥华乡人民政府 文      号: 祥政〔2022〕12号
公文生成日期: 2022-04-13
标      题: 祥华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祥华村产业振兴 示范村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概      述: 祥华村:为进一步推进我乡乡村振兴工作,支持打造产业振兴试点村,发挥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祥华村产业振兴示范村试点工作方案如下。?附件:祥华村产业振兴示范村试点工作...
祥华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祥华村产业振兴 示范村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4-18 16:24

祥华村

进一步推进我乡乡村振兴工作,支持打造产业振兴试点村,发挥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祥华村产业振兴示范村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附件:祥华村产业振兴示范村试点工作方案

 

 

    安溪县祥华乡人民政府        

     2022413          


祥华产业振兴示范村试点工作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建设地点

泉州市安溪县祥华乡祥华村。

(二)区域面积

全村共1140户4838人,下辖24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角落。总面积20平方公里,拥有耕地2500亩,茶园4500亩,森林覆盖率91.71%。

(三)建设期限

20225月至2022年12

(四)目标任务

1.主题定位

山外青山·茶香祥华

2.建设目标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发展茶产业为主导,统筹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

着力打造茶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走出“三茶”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一是推进茶产业腾飞。以发展高山铁观音茶产业为抓手,狠抓生态建设、质量管控、茶园管理、技艺传承等,促进传统茶产业转型现代产业,实现茶业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生产二是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立足祥华村现有淮山等特色产业,通过整合土地资源,规模开发、整体推进,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三是延伸产业结构。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盘活土地资源,引入现代化农业企业,建设集茶叶种植加工、采茶体验、茶叶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茶叶文化增添新的内涵和经济价值。

3.建设任务

祥华村产业振兴示范村建设以山外青山·茶香祥华为主题,加快推进传统的“单打独斗”发展向新型的“联村联企”抱团发展,实现经营模式由“独唱”到“合唱”的转变。同时把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茶产业+旅游业”等产业新生态发展。

1)产业建设: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祥华村独特的地理条件、高山气候、茶叶资源等,深入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以茶产业为主导、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特色突出的农业产业强村。

2)生态建设:根据祥华村自然地理及农业空间分布特征,重点结合生态条件,呈现绿水青山的自然风貌。

3)文化建设:加强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优秀茶叶种植文化、加工文化、品鉴文化的挖掘和收集,推进传承人培养、茶文化文字化、茶树品种园建设等,实现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4)善治建设:以党建为引领,形成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信法守法为准绳、以崇德向善为基础、以综合治理为补充、以智慧治理为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造乡村治理现代化。

(五)主要建设内容

1.做到强农业。立足祥华村自身茶产业及淮山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加大对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村企联建等发展新模式。依托祥华村现有淮山种植土地资源,通过种植大户安溪县华地园淮山专业合作社牵头,集中整合40亩土地,实现种植规模化、专业化,不仅可以提高淮山产量和质量,更能促进淮山产业进一步市场化,提高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做大做强淮山产业,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2.做到美农村。充分挖掘祥华村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借助优质的茶产业资源,推进茶生态、茶生产、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大力发展“茶产业+旅游业”,延伸绿色发展的“产业链”,丰富提升旅游品质,拓宽茶区经济增长点。安溪县祥华茗山茶叶示范基地拥有生态茶园800亩,不仅是铁观音生产龙头企业,周边更有樱花、桂花成群,小溪流淌,景色宜人,通过建设茶叶初制加工基地、种茶采茶体验区、民宿、茶餐厅等配套设施,以茶庄园为依托带动休闲旅游,不仅迎合现代人群的消费理念,更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3.做到富农民。鼓励发展休闲农业、绿色康养等产业,让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对祥华村八斗尾传统古厝群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建设古厝茶空间、农耕体验园,统筹推进文化保护、产业发展、环境提升等,不仅盘活现有资源,实现农业和服务业产业融合发展,更能有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250万元。

(七)主要工作程序

序号

起止月份

阶段建设内容

实施主体

投入资金

财政奖励

社会资本

1

20225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2.制定项目建设方案

以祥华村为主体

/

/

/

2

20225月至202210

茶叶初制加工基地、种茶采茶体验区

祥华村引导,福建省茗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主

70

60

10

3

20225月至202212

民宿、茶餐厅

祥华村引导,福建省茗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主

110

90

20

4.

20225月至202212

高标准淮山示范基地

祥华村引导,安溪县华地园淮山专业合作社

30

20

10

5

20225月至202212

古厝茶空间、农耕体验园

祥华村引导,安溪县华地园淮山专业合作社

40

30

10

 

二、市场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祥华村现状缺乏产业资源整合意识,未能形成具有吸引力的产业品牌,产业附加值较低。

2.祥华村现有产业资源优势较明显,但未能对现有资源整合利用,加之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未有建树。

3.祥华村土地整合利用力度不够,需要有政策或龙头引领,推动土地整合和土地流转,最大限度的利用滞留土地。

4.祥华村人文、景观资源未得到很好利用,整体形象尚需统筹提升。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推进现代农业是现实需要。现代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要求逐步实现种植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技术标准化和服务社会化。村企联建等发展模式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达到规模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产增收。

2.推进三产融合是发展需要。近年来,以农业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等禀赋资源为依托,发展休闲旅游,不仅迎合现代人群的消费理念,更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祥华村发挥当地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将茶产业与旅游业充分融合,建设生态茶庄园,不仅有利于打造本地区旅游特色品牌,更能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3.留住农村底色是长久需要。珍视乡村的资源禀赋和素颜原貌,坚持开发尺度适宜,打造农民熟悉的、市民向往的乡村,才能让乡土文化延续,更让人有归属感。祥华村对传统古厝群的改造提升,真正保留住淳朴的乡土味、清新的自然味、地道的民俗味,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这是乡村发展的基石

三、合作方的主要情况

本次项目的合作方为福建省茗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及安溪县华地园淮山专业合作社,公司的主要情况如下:

1.福建省茗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福建省茗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创办者陈文山先生有着“生态茶之父”的美誉,被评为泉州市茶行业十大贡献人物。公司以“原生态·更健康”为宗旨,打造出中国生态铁观音第一品牌,是一家集生态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茶文化服务、生态休闲旅游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农工商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首创“生态茶”理念,最早在安溪铁观音主产区祥华乡建成八百多亩的生态铁观音基地,其成功经验被安溪县委、县政府作为全面推广的生态茶园建设“样板”。公司在本行业中首批获得QS认证,并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的生态铁观音茶分别获得第四、六、七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2005年茗山铁观音被评为“福建省优质茶”并荣膺2006年中国三绿工程“放心茶”中茶协推荐品牌、“福建省名牌产品”、“安溪铁观音十佳品牌”。2009年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安溪铁观音明星企业”,安溪人民政府授予“质量管理十佳企业”。2009、2012年公司两次被评为“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2年“茗山生态茶”被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泉州市知名商标。2013年“茗山生态茶”被福建省工商局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2.安溪县华地园淮山专业合作社

安溪县华地园淮山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12月注册成立,是福建泉州农业种植的知名企业,合作社共有农作物100多亩,主要种植淮山、红米、生姜。合作社通过实施研发推广淮山种植新技术,让淮山根块更易纵深生长,表色更为澄澈明亮,使淮山产量和品质大为提升。同时,研发可改善淮山园土壤营养状况的有机肥,让淮山园每年都能保质保量地生产淮山,实现年年耕种目标。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坚持诚信、互利,通过这些年的探索,成员生产的淮山品质、价格逐步提高,生产成本逐步下降,收入增收30%以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华地园淮山品牌成长迅速,引领安溪淮山朝着产业化发展道路迈进。2018年合作社获“安溪县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19年获“安溪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泉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四、组织领导相关情况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村书记兼主任吴炳川任组长,副主任张宗海任副组长,扶贫、财政、水利、国土、村镇、农业、文化等相关负责人和村委会其他人员为成员。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和核心,其主要职责是: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以群众广泛参与实施管理为目的和手段,配合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矛盾纠纷,编制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实施,组织技术培训,组织小型物资采购;负责票据的汇总、审核、上报,对项目的规划实施进行全方位监测评价。

五、合作方式

双方合资。

六、预期收益

(一)经济效益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通过“村企联建”的模式,推动淮山产业化发展,鼓励农户以山地或耕地作价入股,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同时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以“农业+旅游业”的产业链充分延伸,吸引茶庄园、传统古厝修建项目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等方式,有望实现农户年均增收3000以上,村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达到2.5万元/年以上,实现集体经济增收300000/年以上

(二)社会效益

产业振兴示范村建设可促进祥华村农业生产经营从家庭小作坊向专业合作社、茶叶企业等现代产业经营模式转变,实现从粗放、单一型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转变,全方位重树祥华村品牌形象,提高祥华村茶产业、淮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祥华村跨越式发展。

(三)生态效益

产业振兴示范村建设,以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为统领,

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效利用耕地资源和改善耕地质量,可以有效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气候条件,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另一方面,扩大生态林种植面积,提高山地的林草覆盖率,从而对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地方小气候及生物多样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安溪县祥华乡人民政府                  2022413日印发

 

安溪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闽ICP备12014841号网站标识码:3505240010闽公安备:35052402000177

网站联系方式乡镇联系方式部门联系方式

本站建议使用IE8.0或同等以上浏览器 Copyright © 2018-2019 安溪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