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9060-0101-2023-00014
    • 发布机构:蓝田乡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8-31
    【枫桥经验】蓝田乡:打造团餐之乡“新枫景” 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时间:2023-08-29 19:18

      蓝田乡,地处安溪县中部偏西,辖区总面积99.77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是“中国团餐之乡”、中国团餐食材基地和福建省“气候康养福地”。

      近年来,蓝田司法所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盘活调解力量、做优“联动联调”,构建立体、综合、高效的“大调解”格局,为团餐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2022年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13件,成功化解313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搭建平台,打造“立体”解纷新体系

      搭建“网格管理平台”。将全乡划分为15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一名专职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的基础信息采集、问题隐患排查、不稳定因素发现、突发事件上报、矛盾纠纷排查、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切实打通网格服务“最后一公里”。

      搭建“网络视频平台”。依托“雪亮工程”平台,对15个行政村的交通要道、村委会、群众集中区等重要地段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全覆盖、无死角”,筑牢防控“篱笆”,增强群众认同感和责任感,有效疏通群众安全满意度“最后一米”。

      搭建“多元化解平台”。依托蓝田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分中心,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调查研究、分析研判等工作,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对重大矛盾纠纷及时分析研判,限时交办,由相关驻村领导直接负责,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参与,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等积极配合,全力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聚合力量,构建“综合”解纷新格局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调解工作网络。不断选优配强人民调解队伍,成立1个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5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并配备专职、兼职调解员,实现调解组织全覆盖。加强与“一村一警”和“一村一法律顾问”等工作的联动,组建1支集专职调解员、村组干部、法律顾问、派出所民警等于一体的人民调解队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多方参与”的调解组织大网络,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留死角。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调解工作基础。以乡村两级换届为契机,吸纳“五老”以及一些为人正直、群众基础好、文化水平高且热心调解事业的人员充实到调解队伍中,截至目前,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分中心共有调解员13名(专职调解员2名,兼职调解员11名),村级调解员49员。

      强化精准培训,提升调解工作成效。采取岗前培训与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法官、民警、法律顾问,通过集中授课、研讨交流、案例评析、现场观摩、旁听庭审等形式,对调解员进行政治理论、工作技能、法律法规、道德修养等培训,培训率达100%,有效提升调解队伍素质。

      完善机制,探索“高效”解纷新路径

      法治为先,立足预防。积极开展“法律八进”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咨询、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宣传民法典、人身损害赔偿、工伤保险条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与群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关口前移,突出排查。坚持集中排查和日常排查相结合,采取“普遍问题全面查、突出问题重点查、敏感时段随时查”的办法,对风险隐患大、矛盾问题多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排查,严格落实村(社区)每周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确保排查全覆盖。联合村委会开展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大排查,联合法庭、派出所、资源所、妇联等部门建立纠纷预警通报机制,不断健全矛盾纠纷情报信息网络,全面、及时、准确分析研判辖区潜在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和倾向性,提高事前预知和防控风险的能力。

      创新机制,强化调解。为防范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纠纷,蓝田司法所创新建立“三所一庭一中心+N”工作机制,即:排查出案件或接到预警后,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基层法庭和律师事务所等有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合会商、制定方案,邀请相关部门、驻村干部、村委会干部、乡贤等成立化解专班,合力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