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9015-0101-2025-00062
    • 备注/文号:安教函〔2025〕60号
    • 发布机构:安溪县教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5-21
    关于县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34006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5-06-03 23:45

    董艺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依托特教学校,开展自闭症儿童教育

    近年来,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我县高度重视,积极推动相关工作,以明德特殊教育学校为依托,不断加强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独立设班,“一生一案”制定个性化教育。2024年,安溪县明德特殊教育学校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学,独立设置两个教学班。每班5名学生,确保教师能够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与指导。同时,学校对每一位自闭症儿童进行全面评估,从认知能力、语言表达、社交互动、行为表现等多维度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采取“一生一案”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保证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努力实践,提升自闭症儿童教育效果。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点和表现方式,紧扣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如自制实用的教具(如操作板、发音按钮磁卡、点读笔、沟通辅助磁贴等),以提高教学效果;深入研究自闭症儿童情绪引导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情绪;探索行为习惯养成的科学途径,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全面激发、培养、发展自闭症儿童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升专业水平

    我县高度重视自闭症教师的培养,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选派骨干教师赴先进地区参加融合教育专题研修,学习前沿教育理念与实践策略;组织特殊教育巡回指导师资能力提升培训,推进教师能力建设;开展特殊教育精品课设计与制作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以上措施,有效提升教师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干预能力,推动教学方法科学化、个性化,助力学生潜能开发。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融合能力

    明德特殊教育学校专门设立了自闭症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针对自闭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学习进度缓慢、规则制定、情绪调控、潜能开发等,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1.分层教学与动态评估。学校实施“一生一案”个性化教育计划,根据学生能力划分为A(发展型)、B(适应性)、C(基础性)三类,采用分层目标、差异化教学策略,并灵活运用辅助技术、感统训练等手段,每月通过IEP(个别化教育计划)评估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教育适配性。

    2.同伴互助与融合实践。学校创新开展“同伴辅导制”,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开设国画、藤编等特色课程,组织校际融合活动,帮助特需儿童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实现多元发展。

    3.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定期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支持计划。鼓励家长或影子老师进班陪读,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个性化辅导和照顾。

    四、开展巡回指导,提升融合教育质量

    为确保融合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我县充分发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带头作用,每年组织特教专业教师到各乡镇开展巡回指导工作,围绕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实践指导、为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面提供教学实例等,深入课堂探寻个案教育的最佳方案。

    同时,以随班就读基地校为依托,发挥龙涓、感德、长坑、茶校等基地校资源教室功能,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个别辅导,帮助提高随班就读学生学会交往能力,增强生活和学习信心。

    五、医教结合,促进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

    我县积极推进医教结合模式。明德特殊教育学校拥有康复治疗学的教师,在康复课程中,该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学生进行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改善学生身体机能;开展肢体训练,提升学生运动协调能力;实施专注力训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与生活。此外,学校还与自闭症康复训练医疗机构展开初步联合训练计划交流,整合双方资源,共同为自闭症儿童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实现教育与医疗康复的有机结合,为自闭症儿童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感谢您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欢迎今后继续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把我县教育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分管领导:苏杷木

    经办人员:陈选斌

    联系电话:0595-23220785

    安溪县教育局

    2025年5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