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9012-0101-2024-00013
- 发布机构:安溪县发展和改革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1-22
县十八届人大三次
会议文件之十六
关于安溪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12月26日在安溪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安溪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叶政贤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书面报告安溪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来,全县上下认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深入实施巩固拓展经济向好势头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积极克服后疫情时代的超预期因素影响,全力以赴抓好稳增长、提效能、保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稳中有进、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左右(预计数,下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工业增加值与去年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4.7%;出口商品总值下降2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物价水平总体保持稳定;节能减排完成市定指标任务。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稳健。一是农业效益稳步提升。坚定不移走现代化发展道路,兴溪茶业获评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创建省级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推广基地1个;完成储备粮轮换任务,轮换储备粮14490吨,粮库信息化建设项目与省平台成功对接。持续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农田茶园退茶还耕,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7.61万亩,产量9.57万吨;蔬菜播种面积24.4万亩,产量28.5万吨;果园面积稳定在2.3万亩以上,产量1.84万吨;生猪存栏稳定在17万头左右,农业富民强基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二是工业转型稳步推进。实施工业企业培育计划,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企业绿色技改、数字化改造加快实施,50个县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62.09亿元、增长12%;推动海佳集团LED模组技改、龙门中泉制釉提高矿砂分离重选增效技改等项目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全年新增培育企业上云上平台50家。藤铁家居工艺产业设立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藤铁工艺专业委员会,加强设计研发和行业标准研究,抢占行业话语权,新增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名,工艺美术名人14名,“大师+”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推行“油改水”【3】,加快技术升级,鼓励企业组团“外出拓市”;行业总产值达286亿元。三是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全省首创“多网融合+客货邮融合”运输模式,快递业务量跃居福建省前列,获评“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县”。线上线下消费两端回暖,利用大型商圈、步行街、夜间集市等培育消费热点,开展“溪有好物”“星夜集市”夜间经济等主题消费活动;举办安溪县2023年“抖音618好物节·中国茶叶看安溪”等直播带货活动14场次,全县网络零售额达278亿元。深入实施“文旅+”专项行动,策划推出“三铁三世遗 乐享茶香生活”“海丝茶源 茶旅胜地”两条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全力提升“三铁三世遗”【4】文旅品牌知名度;举办茶庄园文化旅游节、文旅消费季、“戏古茶香、围炉煮茶”等文旅活动50余场次,提升文旅产业“流量”和“留量”,全年接待游客超7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85亿元,分别增长45%、50%。
(三)茶业格局持续优化,产业层级日益提升。一是做实茶产业。持续推进茶园绿色高质高效管理,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5.1万亩;建设茶叶初制标准化加工中心5个;八马茶业示范基地入选全国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中国百茶供应链直播服务中心等项目落地,加快打造“线上茶都”,获评“中国百茶贸易之都”。组织开展茶包装订货会,加快茶包装业态转型发展。聚焦茶界“双世遗”,创新举办“观音铁韵·世界双遗”2023年春茶季、秋茶季系列活动,推动茶文化软实力“变现”,全县涉茶总产值达362亿元,茶企税收、茶业电商交易额分别突破亿元、百亿元大关。二是做优茶品牌。组织安溪铁观音亮相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前往联合国纽约总部、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总部等多个国际组织、国家、地区开展品牌宣传,公共品牌形象持续提升。开展品牌兴茶行动计划,推动“国缤茶”“赛珍珠”“魏荫名茶”等龙头企业个性化品牌发展;指导乡镇举办茶王赛、技能比赛、展览展销、茶产业专题推介会等活动,支持感德茶师傅、祥华“祥大师”、龙涓“好茶龙涓”、芦田“梅占香”等特色茶品牌规模化发展。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获第六届中华设计奖设计大赛“杰出贡献奖”,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1432.44亿元,连续四年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第一位,连续八年位列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第一位,入选“品牌价值领跑者”。三是做活茶科技。我县荣获茶业科技助农示范县域。成立安溪乌龙茶产业研究院、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茶产业专业委员会,启动建设茶叶碳汇遥感监测与核算研究基地,深入开展涉茶课题研究。举办首届中国(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组织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成果交流展示会,八马茶业与中茶所、桃源有机茶场与南京林业大学、禅心缘茶业与知茶智能科技签订茶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协议。
(四)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宜居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城镇建设有速度。实施“抓城建提品质”项目137个,完成投资153.69亿元。解放路西、沼涛小学等片区更新改造进入收尾阶段,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提升48个,获评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绩效优异县。加强城市品质管理,岩岭文化园、河滨南岸精品步道建成开放,西溪智慧体育公园加快推进;新增口袋公园15个、智慧停车位467个。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紧紧围绕“八化”行动【7】目标,延伸“智慧城管”应用触角,完成立体绿化20处;启动第二水厂和城东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区新改建污水管网9公里;收运垃圾约26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100%。二是乡村振兴有力度。落实“1338”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振兴“启明星”计划,打造29个示范样板村;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村庄规划编制140个,完成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700户,整治既有裸房6000栋。入选省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整县推进第一批试点,高标准推进2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8个整镇推进“五好”乡镇【8】、8条市级示范线和62个市级以上试点村建设。完善城乡交通路网,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实施养护专项工程120公里,实施安防工程250公里,改造危桥10座,获评“四好农村路”【9】全国示范县、省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一核一辅”【10】乡镇全部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持续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湖头镇山都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乡村振兴热度指数综合排名全省第一。三是生态建设有高度。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率先创设河湖长制联合督查机制,深化“五长”协作共治机制。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08%;3个国控断面水质、全县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Ⅲ类标准100%;推进“百城千村”绿化美化宜居工程建设,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7个,完成造林绿化0.56万亩、森林抚育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8万亩,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扎实做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全力推进南安市仑苍镇饮用水源地安溪境内环境整治、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外环保安溪境内治理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
(五)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市场活力加快复苏。一是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深化国企改革,城建集团通过2A信用评级,茶都集团、文旅集团加快业务整合。积极推进农村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宅基地审批管理的制度化,完成宅基地审批2348户、面积400亩。深化工建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模拟审批”“极简审批”,帮助14个项目基本实现“拿地即开工”;推行“预验收”,强化审管结合,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提前介入,分建设节点实施跟踪监管,推动34个项目联合验收一次性通过。二是创新动能加快释放。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年度R&D【11】投入增长32%。坚持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全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9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3家。加快创新型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建设,建立安溪中茶所乌龙茶产业研究院,实现我县“大院大所”零的突破;新增省级众创空间3家、市级众创空间4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结题率达98.01%。认定各级科技特派员209人次、科技特派员工作站9个,实现24个乡镇行政村一二三产技术服务全覆盖。三是营商环境提档升级。建立“政企共话·携手发展”政企“早午晚餐会”互动机制,结合“万名干部进万企 一企一策促发展”行动,持续深化“进企促发展”活动,累计帮助海佳集团等93家企业解决困难问题95项。开展“局长走流程”【12】活动“回头看”,深化“县长走流程”“专家走流程”“监督员走流程”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80个,累计压缩审批时限46个工作日、环节3个、材料8项,出台整改措施或规范性文件6个,新增推行告知承诺制事项40个。实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无忧享”,汇算清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3.01亿元,惠及110家企业,企业科研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六)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保障全面加强。一是惠民利民取得新进展。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90场,提供就业岗位16879个;持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645万元;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5000多人,发放见证补贴196.18万元,兑现创业担保贷款贴息金额18.2万元。新增城镇就业3200人。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参保人数110800人,超额完成年度扩面任务。对困难群众发放临时补贴474.36万元,惠及47167人次。龙门、官桥、尚卿、剑斗等4个乡镇敬老院加快建设;新建和改扩建长者食堂11个;持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动住房适老化改造737户,新增养老床位308张。二是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加速推进教育提质扩容,组建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参内中学扩容启动高中部招生,升格为完全中学;完成9个学校扩容项目和35所农村学校改薄提升,新增学位6900个;推进“5G+专递课堂”【13】建设,完成城厢中学等101所试点校技术环境建设。县公共卫生应急暨健康培训中心、长卿中心卫生院异地重建等6个项目加快推进;稳步建设“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溪医学中心(筹)”,推进医疗次中心建设,健全县、乡、村上下联动机制,引导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县中医院获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获评全国首批“婴幼儿养育照护示范指导中心”。三是文体事业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首次落地县级城市的第12届国际民间艺术节,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县级地域历史文化综合展“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顺利展出,安溪文化大放异彩;安溪铁观音走进联合国总部,茶文化·大型主题系列情景剧《铁观音》首演获一致好评。安溪县茶文化艺术中心获评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实施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工程44个,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120余场次;戏曲中心完成主体建设和外装修;省级智慧体育公园、青阳冶铁遗址公园、凤山书院文旅综合体、市县口袋健身公园等加快推进;举办各类文体赛事,公共文体服务供给更加丰富。
(七)安全底线稳定牢固,发展安全有效保障。通过专项借款撬动、银行贷款跟进,支持万城壹号和天将御园2个房地产烂尾项目建设交付;恒大御景项目正式托管于泉州金控集团,项目处置取得良好进展。践行大食物观,坚决压实责任,抓好食品药品监管,推动粮食监管数字化、智能化,不断筑牢食品安全底线。紧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落实经营性自建房挂牌巡检工作,确保挂牌率达100%;累计摸排重大事故隐患685条,全部完成闭环整改;创新“应急指挥平台+融合通信+自然灾害普查成果应用”模式,进一步提升预测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打造“止争息诉‘148’”品牌,推动群众诉求服务落地见效,成功化解、止争息诉各类矛盾纠纷8890件。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宗教、外事、人防、退役军人、青年、妇女、儿童、残疾人、未成年人保护、禁毒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2024年,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以“增速超平均、人均向前赶、质效走在前”为目标,强化固优补短提质,更加注重引导预期,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恢复向好,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把握主动、赢得先机。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项目安排建议如下:
(一)主要预期目标安排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工业增加值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出口商品总值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与去年持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物价总体水平保持稳定;节能减排完成市定指标任务。
(二)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2024年全年计划实施县级重点项目532个,总投资2083.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3.54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43个,总投资836.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5.44亿元;续建项目289个,总投资1247.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8.1亿元。
三、实现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措施
(一)全力推动转型升级,不断夯实发展动能。一是坚持制造业当家。持续实施藤铁家居工艺、建材冶炼等传统产业提振升级行动,建设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快传统制造业向精品化、高端化发展。落实“小升规”【14】倍增行动计划、“暖企行动”挂钩帮扶等,建立高成长企业培育库,“一户一档”实施靶向培育,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9家。支持鼓励华为、曙光等公司建设安溪产业数字赋能平台,打造具有安溪特色的产业数字化案例。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力争全年53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68亿元以上;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50家。二是提升三产发展能级。全面推动商贸服务业扩容回补,办好各类促消费活动110场次以上;实施城市商业提升行动,重点抓好宝龙特色商业街区打造,推动新华都、中闽百汇等老商圈焕发新活力,支持万达、财富广场等新商圈沿线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培育一批特色商业街、步行街。加快培育新零售、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电商等新型消费,引进跨境电商孵化平台,联合亚马逊平台开展跨境电商培训,鼓励企业转型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力争全年网络零售额达300亿元以上。推进青阳冶铁遗址公园、溪禾山珍珠酒店、绿色黄金度假茶庄园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开展“茶和天下”文化旅游、茶庄园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再策划一批市场化精品旅游路线,持续打响“三铁三世遗”文旅品牌,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三是强化园区整合提升。稳步实施工业园区整合,纵深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力争建成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以上;推广“工业上楼”【15】“管委会+运营公司”“预招商+定制化”“飞地招商”【16】等新型模式,加快优质项目组团式、链条式入驻;对标“三生融合”【17】,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中布局,提升园区整体配套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园区集中连片开发,推动资源合理化配置,助力园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四)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提升发展格局。一是优化提升城市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深入实施“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完成登科小区等8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高标准规划建设官桥、龙门科工贸新城,加快同德大桥同美片区、湖头中山街和新湖街片区等更新改造和湖头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提升等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副中心功能品质。持续完善城市配套,稳步推进高速安溪出口路网、安溪县城区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二期)等重点市政工程,加快城东第二自来水厂、城东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建污水管网25公里;完成绿化施工30处、口袋公园10个。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7.267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9.22万吨以上。力促大安高速开工建设;全力推进南三环及铁观音隧道、“大白濑”库区路网、国道G358线虎邱至龙涓段公路、通较大自然村(组)公路改造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0公里,加快构建外联内畅、安全便捷的现代交通路网。深化“百城千村”绿化美化宜居工程建设,高质量推进虎邱蓝溪“一县一溪一特色”项目,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3个。做精乡村振兴试点示范,统筹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及社会资本,向“启明星”村、整镇推进乡镇倾斜,落实整镇推进“1+3”挂钩机制,着力培育我县乡村振兴特色亮点。三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统筹抓好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零碳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持续开展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强化重点挥发性有机物“4+2”行业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以上。深化河湖长制,建设生态水系15公里、治理河道16公里、水土流失3公里;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及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确保饮用水安全。持续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继续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农用地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工作,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做深做实林长制,加快创森进程,完成造林绿化0.5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坚决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六)着力民生兜底保障,提升公共服务效力。一是落实民生保障政策。落实就业优先工程,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体系,增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就业培训服务能力。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官桥、尚卿等养老院建设,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着力推进长者食堂项目建设,探索使用慈善募集资金为老年人助餐,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落实全民参保计划,鼓励小微企业从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积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推动社保提标扩面。常态化开展社会救助、慈善、妇幼健康服务等事业。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补短。紧盯城东新城、德苑片区、老城区等区域,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双减”,“一校一案”优化课后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校外教育水平。建设健康安溪,巩固完善智慧安溪·县域医疗卫生信息一体化项目建设成果,大力推动县中医院城东院区、闽南康复医院、县公共卫生应急暨健康培训中心等15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充和均衡布局;深化综合医改,建立医疗技术和医疗骨干“双下沉”制度,推动医共体内部人才、设备资源深度共享;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健全公共文体服务网络,推进公共体育中心(体育产业园)选址建设;推动戏曲中心、凤山书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县殡仪馆综合服务功能区扩建工程、西溪智慧体育公园等项目建成投用;新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个,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建设省级智慧体育公园1个、健身工程10个;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120场次以上。三是推动社会共治共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深化国防教育、军地双拥共建等工作,持续推动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社会慈善、科普、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治理偷私渡、涉毒涉赌等违法犯罪行为,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整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筹抓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推动公共应急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深入落实大食物观,全面推进粮食产业智慧互联产业园建设,加快提升粮食安全及能源供应保障水平,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继续加大金融、政府性债务、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隐患防范力度,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名 词 解 释
1.“专精特新”小巨人:是“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俱优的排头兵企业。
2.“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特征的企业。一般规模不大,但都拥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它们往往能够在细分行业,把一个零部件、一种材料或一种工艺锤炼到世界顶尖水平,在产业链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
3.“油改水”:油性漆改为水性漆。
4.“三铁三世遗”:“三铁”指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茶文化、藤铁家居工艺文化和冶铁文化;“三世遗”指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遗产点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一办一中心一公司+2个驻外招商分中心:“一办”指县招商办;“一中心”指县招商服务中心;“一公司”指县招商投资服务有限公司;“2个驻外招商分中心”指驻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分中心、驻成都(川渝)招商分中心。
6.“7+8”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7”指安溪芯园、安溪旧制药厂改造提升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藤云工艺园、卫浴新城、南方食品园、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等7个我县入选市级“四个一批”项目;“8”指安溪县云鹤电商产业园、藤铁工艺产业园、海佳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项目、健康卫生用品产业园、中关村领创信息产业园、稻兴光启超高清视频产业园、福茶数字产业园、松兴电气轨道交通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等8个我县谋划项目。
7.“八化”行动:泉州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序化”“优化”“净化”“美化”“亮化”“绿化”“智化”“规范化”等“八化”专项行动,用两年时间在全市全面推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8.“五好”乡镇:指富民产业发展好、乡村建设提升好、乡村文化传承好、治理能力建设好、党建统领发挥好的乡镇。
9.四好农村路:指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10.“一核一辅”:“一核”,即以城区为基础的大三环核心圈,建设富有竞争力的城市中心;“一辅”,即以湖头镇为依托的北翼新城,打造城市副中心。
11.R&D经费: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具体指的是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12.“局长走流程”:指各审批部门“一把手”以办事人或陪办人身份,对本部门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链条办事体验,查摆问题,整改提升,并拓展至政府各服务领域。
13.5G+专递课堂:指利用5G技术的移动大带宽和低时延特性,服务于远程互动教学,促进5G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撑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充分发挥校际间的管理与教育资源优势,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14.小升规:鼓励小微企业规范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小升规企业的认定,以成功录入国家规模以上企业库为标准。
15.“工业上楼”:指为了解决城市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土地短缺和原有工业用地利用率低的问题,积极探索的一种新的工业载体空间模式。
16.飞地招商: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对内与对外。对内飞地招商,是指本县其他乡镇所招项目落地在工业园区,但项目所产生效益招商部门与园区地共分。这有利于集中、集约利用土地。而“对外”飞地招商,是指本县提供土地,供其他城市在这里修建园区,所产生效益本县与投资城市共享。
17.三生融合:即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
18.“三茶统筹”:即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
19.“两留”“两减”“三禁”“一回归”:“两留”指茶树留高、梯壁留草;“两减”指减农药、减化肥;“三禁”指全面禁止使用除草剂、全面禁止购买销售和使用限用农药行为、全面禁止使用压茶机;“一回归”指回归传统工艺。
20.“一带一路”:“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