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教育局关于2019年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时间:2019-02-28 08:49 浏览量:

各中学、中(职)专学校、中心学校、县直学校、民办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意见》(闽委教思[2017]1号)要求,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创新德育模式,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现结合全国教育大会、全县期初教育大会精神,提出以下指导意见,请各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工作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人格为主线,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大力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点

(一)把握教育规律,完善育人体系

1.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深入学习、解读和研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精神,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目标与内容体系,细化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和要求,准确把握各学段德育工作重点。结合实际,建构方向正确、内容完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促进学生以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内核的关键能力的提升。

2.构建德育共同体。依托县域特点及学校特色,整合德育优质资源,聚焦德育内涵建设,聚力育人方式转变,组建22所学校牵头的共商、共建、共享班主任队伍、班集体、家长学校等“德育联盟”共同体(见附件2),形成点面结合的研究探索工作体系,夯实德育基础工作,创新特色培育路径,提升全县学校德育品质。通过展示推介德育活动,总结、挖掘和宣传学校在创新德育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实现辐射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3.推进文明校园创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和中央文明办关于“至2020年实现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100%覆盖”的部署要求,继续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加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处室创建活动,争创新一届各级文明校园。推动学校结合创建文明校园工作,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校园文明水平,并适时征集、评选一批中小学德育典型经验,持续推进德育工作创新,打造、提升德育工作品牌。进一步落实“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建活动,推进学校围绕各项工作指标,经常开展自查自纠。

(二)聚焦根本任务,增强育人实效

1.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全国、全省和全市统一部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进入新时代 改革开新篇”第26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新时代 好少年”“我为祖国点赞”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等,筑牢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握节日特质,持续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深化“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系列活动,增强广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持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时浸润学生的心田。利用清明节、建军节、国防教育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革命烈士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活动。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拓展课程和选修课程,开好“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引导他们努力把个人理想和祖国改革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

2.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教育活动,推进闽南文化进校园;挖掘和阐发安溪地域特色文化,开展“心头上的乡韵”品牌建设,让学生深切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体验家乡文化精髓。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节)主题活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强化亲情、友情,爱家、爱国,孝敬父母、报效祖国等意识和情感培养。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的“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使学生更好地从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中培养家国情怀。开展校训育人活动,用校训立德、励志,特别是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继续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活动,引导师生积极参加“讲文明·树新风”“公共生活好言行”“节俭养德”“诚实守信”“文明餐桌”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自觉遵守“八不”行为规范,传承良好家风,主动抵制各种不良社会现象。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

3.深化拓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将《守则》要求细化为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具体行为要求,继续深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活动(每年39月),突出重“日常”规范养成、重“细节”行为落实,进一步涵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理想信念。加强课后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家长需求;指导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尽力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弘扬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珍惜资源,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落实泉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泉教思[2018]7号)要求,组织开展多形式的集体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深入贯彻《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深化拓展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全面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团队活动、主题教育等各环节,引导学生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加强青春健康教育,唤醒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青春困扰对学生学业的影响。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的重要指示,集聚社会力量,多方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探索网络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手机、文明上网,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增强信息辨别能力,防止网络负面影响。

(三)注重协同创新,提升育人合力

1.加强课程育人的研究与实践。深化德育课程和课题研究,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发掘培育一批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和学校德育精品课题。强化德育课程整合意识,深刻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资源。举办德育论文评比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开展德育研究与实践,形成和推广一批有特色的德育科研成果。把德育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建设顶层设计,强化全科德育理念,明确每一门课程的德育要求,开发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功能。严格德育及音体美课时管理,充分发挥音体美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统筹整合德育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注重德育类课程与每周一课时团队活动课程的整合,鼓励学校立足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深化课程改革,开发开设有特色的德育选修课程。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要求为统领,引导激励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践行四个相统一,担起三个塑造”“三个传播的重任。深入开展向师德楷模学习活动,倡导学校举行教师荣退仪式,持续在全县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通过骨干班主任培训、青年班主任沙龙、班主任工作坊等方式,将个性化培养与常规培训相结合,梳理提炼学校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促进班主任队伍优质均衡发展。学习贯彻执行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组织开展“做一个有梦想的新时代教师”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突出师德第一标准,把准则要求落实到人事招考、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等教师管理具体工作中,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建立健全师德违规行为受理处理和责任追究机制。

3.加强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指示精神,全面执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17]4)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劳动教育课程,在校本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因地制宜拓展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保洁护绿、生活技能、学工学农、“非遗”传承等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家长教育指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生活服务。开展以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学生成长需求为指导的研学旅行探索,采用主题引导、参观学习、考察访问、实践体验、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制定研学实践教育实施方案,指导安溪茶校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慈山农中省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加强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设计研学实践线路,开发研学实践课程,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研学实践活动

4.加强校园阳光心理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开展班主任心育工作、专()职心理教师技能、学生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广大教师心育能力。强化队伍配备,构建一支专兼职联合、校内外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积极吸纳优质社会教育资源,聘请一批校外专业人员及志愿者,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推广拓展活动,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开展“我想对你(您)说”等丰富多彩心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积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心理课程建设,加强咨询辅导,建立健康档案,编写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手册。充分发挥省、市、县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作用,规范和加强阵地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示范带动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

5.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找准家庭教育定位,把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教育预期作为首要任务,把办好家长学校作为中小学校的重要职责,着力提高家校合育水平。实施“千万家长进家校”行动,开展家长体验日、家长授课日活动,通过各种载体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掌握先进教育理念,既关心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更关心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品德操守,主动成为德育工作的责任主体。推进合作共赢,坚持教育局、妇联、关工委等协同推进家庭教育的有效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大教育格局。推动建设一批家庭教育示范学校,指导学校推进家庭教育课程设计和教材研究,以点带面推进全县家庭教育专业化和系统化同时,立足校情,积极开展“争做合格家长 培养合格人才”“家风家训”“家+文化”等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三、工作要求

1.重视组织协调。学校行政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新时期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经常深入班级、宿舍、年段室、备课室等了解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及时协调、研究解决德育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强化责任分工,切实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推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品质提升。同时,要加强德育工作的督促检查,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经费与人员的保障,确保德育工作顺利开展。每月,县教育局将组织人员随机抽查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以及“三风”建设情况,并将督查情况作为文明校园推荐、考核的前提条件以及校长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优化工作方法。从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特征,每月确定一个教育主题,并将这些内容、要求贯彻到每个班级、每一个学生;同时,综合运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自我教育、实践锻炼、品德评价等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善于发现和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注重循序渐进,润物无声。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努力让每一门课程都体现教化功能,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让每一个环节都成为育人的载体。切实增强德育工作思想性和趣味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强化宣传引领。各校要加大德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将特色活动做法上报各级教育网、文明网宣传报道,积极宣传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展示创新成果,努力营造全社会人人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浓厚氛围,提升新时代德育工作影响力。同时,细化学校意识形态和校园维稳工作责任,严格落实课堂和讲坛论坛研讨会报告会报备、审批等管理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附件:1.安溪县2019年学校德育工作主要活动安排(参考)

2.安溪县推进中小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共同体一览表

3.安溪县2019年度学校德育工作报表

                                 安溪县教育局

                                2019年2月28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