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 不容忽视的校园隐忧——结核病
时间:2025-02-24 09:31 浏览量:
冬春季节气温起伏不定,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新年开学季,学生们即将返回校园,在关注各类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同时,有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肺结核。结核病是学校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一旦发生,很容易造成校园内的传播流行。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仅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还会耽误学生的学业、扰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广大师生需特别警惕学校结核病。

    01

为什么学生人群更容易感染肺结核?

引起肺结核的“元凶”是一种叫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菌,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校园中,同学们相互接触频繁,一旦出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极易在校园传播流行。尤其是个别寄宿制学校,卫生条件较差,学生营养跟不上,发生肺结核的风险更高。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学习压力大,体育锻炼少,常常晚睡早起,作息不规律,身体免疫力下降,会大大增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机会,大家可要提高警惕!

 

    02

肺结核在校园内怎么传播的?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较小的飞沫蒸发成为飞沫核,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教室、宿舍房间通风不好,学生聚集又缺少防护措施,很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引发肺结核在校园内的传播和蔓延。

 

    03

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咳嗽、咳痰超过2周,出现咯血或痰中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如果有同学出现上述症状,要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患了结核病,应及时、主动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04

得了肺结核,应该注意什么?

被确诊为肺结核后,应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并如实说明学生身份和学校信息。同时立即报告班主任或校医务室/医院,以便帮助其他同学尽快接受筛查。千万不可向学校隐瞒病情,不要带病上课。经过规范治疗,经检查达到复学标准后,凭医生开具的复学诊断证明复学。
此外,治疗期间应做到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加强膳食营养和体育锻炼,多吃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蔬菜水果,增强身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口鼻。尽量减少外出,必需外出时戴口罩。

 

     05

怎么做好校园肺结核防控?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年版)》中,制定了9条学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涵盖了校园结核病防控的要点,大家一起来学习:

(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三)咳嗽、咳痰 2 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五)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六)在医院就诊时,应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如实告诉医生。

(七)肺结核患者经过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八)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九)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让我们一起守护健康,

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