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把挫折变成“养分”| 科普时间
时间:2024-07-08 16:51 浏览量:
 对孩子来说,挫折是他们成长中的重要一环。在遇到挫折时,心态的调整依靠一个关键的能力——受挫力,即面对挫折时的承受能力。家长要时常给孩子打个心理“疫苗”,提高其对挫折的“免疫力”。

培养孩子的受挫力

故事与角色扮演  听故事和过家家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家长可以选取一些故事讲给孩子听,比如《小马过河》《丑小鸭》等,引导孩子认识到遭遇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此外,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故事、动画片中的剧情,让孩子了解剧中角色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挫折情境。
家长还可以组织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考试失败或团队合作中的冲突等,给孩子展现面对这些挫折时可能有的表现,由孩子判断哪种表现更好。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而不是刻意给孩子制造挫折。
爱好与竞赛  孩子可以从个人爱好和竞赛中体验到成功和失败的滋味,从而学会如何面对挫折,解决参与过程中的困难也是培养受挫力的有效途径。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和竞赛,比如棋类游戏、体育竞赛等。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一次失败不代表什么,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困难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最终没能战胜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付出努力、挥洒汗水也值得敬佩
集体活动  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演出等,都是提升孩子个人能力及锻炼受挫力的好机会。
集体活动中,孩子不仅要面对个人能力的挑战,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处理团队中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看到同龄伙伴是如何处理冲突的。家长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交流,同伴的支持和鼓励往往能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和信心
当然,在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家长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与意愿。不强迫孩子参加他们不喜欢的活动,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适合他们的集体活动。
如何评估孩子受挫力的强弱:
日常表现能够真实反映孩子的状态,要判断孩子受挫力的强弱,家长可以观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比如:
1.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是否能够坚持努力或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
2.在社交过程中,遇到矛盾和冲突时,孩子是否能够妥善处理。
3.在面对失败时,是否能够积极调整心态并总结经验等。
要注意:
哭泣等情绪发泄并不是判断孩子受挫力的金标准,能够快速调整好情绪的孩子很棒,边哭边做的孩子也很棒。
此外,家长可以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借助心理测评工具来评估孩子的受挫力。例如,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健康青少年心理弹性评定问卷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