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蚊虫叮咬,远离虫媒传染病
时间:2024-05-11 15:40 浏览量:

随着夏季的来临,各类蚊虫逐渐活跃,蚊虫叮咬不仅会影响日常休息、工作、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登革热、疟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虫媒传染病。

安溪疾控提醒您,夏秋季节是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周末郊游或外出工作、旅行等,请注意防范虫媒传染病!


01
什么是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属于媒介生物传染病,是以蚊、蚤、蜱等节肢动物(俗称虫子)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疾病。蚊、蚤、蜱等媒介生物主要通过叮咬吸血,使病原体通过血液进入人体并大量繁殖,侵害各器官、组织,导致发病,有很强的破坏性和传染性。

虫媒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非常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主要与虫媒生物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分布有关。

 

 

 

02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分别有哪些?

 

■ 蚊媒传染病

 

 

常见的蚊媒传染病有登革热、疟疾、西尼罗热、基孔肯雅热、黄热病、乙脑、圣路易脑炎、西方马脑炎、东方马脑炎、寨卡病毒病等。
我国常见的蚊媒有按蚊、库蚊和伊蚊,它们分别是疟疾、乙脑和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

 

■ 蜱媒传染病

 

 

蜱媒传染病主要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斑点热、莱姆病、森林脑炎和巴贝斯虫病等。其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重症及病死风险高,病死率可达10%~30%。
我国大部分地区4~9月为蜱活跃期。蜱虫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区以及动物体表。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 蚤传播的疾病

 

 


鼠类能通过蚤、蜱、螨等体表寄生虫传播30多种疾病,其中危害严重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等。蚤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
需要注意的是,在鼠疫流行区,除了鼠类,旱獭、野兔、狐狸、骆驼以及一些家养动物如猫、狗、羊等均可传播鼠疫。

03

主要症状有哪些?


不同的虫媒传染病,其症状各有特点。

 

01

登革热

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常见临床症状有突起高热、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关节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
02

疟疾

主要通过按蚊传播,常见临床症状有间歇性寒战、高热,反复发作后,可致贫血和脾脏肿大。
0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主要通过蜱虫传播,常见临床症状有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症状和多器官损害等。
04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常见临床症状有高热、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

 

04
如何预防虫媒传染病?

 

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关键是消灭蚊、蜱、虱、蚤等传播媒介。


开展虫媒防治
使用防蚊液防止蚊虫叮咬,使用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及时清理室内外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消灭虫媒;
家里的宠物可能会有虱、蚤隐患,要定期对宠物进行驱虫。
保持环境卫生
及时打扫卫生死角,清理室内外垃圾,妥善保存和处理食物。
做好个人防护
当目的地存在某种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如非必要,应避免前往疫区工作或旅行;
在草地、树林等虫媒栖息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旅行时,要穿长袖衣物,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避剂;
户外活动后,及时检查是否被叮咬,如遇蜱虫叮咬,切勿自行拔除蜱虫,应及时就诊,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处理。

来源:漳州疾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