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每月都出这么多血,身体怎么扛得住啊?
时间:2024-03-12 10:36 浏览量:
 
前段时间,一个演示月经出血量的视频上了热搜。不少人感到困惑,正常的月经出血量只有这么点吗?感觉量多的时候一张卫生巾就有这么多了啊!也有人看到后面感到震惊,献血一次最多才 400ml,超过半年才能献一次,女性每月都出这么多血,身体怎么扛得住啊?


之所以造成困惑,是因为“月经出血量”和“月经量”其实是两个概念,而月经出血多到一定程度,也确实有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

月经是怎么回事


就像身体表面覆盖着皮肤一样,子宫内壁上也覆盖着子宫内膜。皮肤分为真皮和表皮,子宫内膜也很相似地分为两层,分别叫作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的内膜类似于真皮,位于底部,可以生产表层的功能层内膜;功能层的内膜类似于表皮,含有丰富的腺体和小血管,受到激素的调控。


每个月经周期中,基底层内膜都会长出一茬新的功能层内膜,这样万一有受精卵形成,早期胚胎就能种在血供和营养丰富的子宫内膜上,如果没有受精,那么功能层内膜就会随着激素的下降而周期性萎缩脱落。由于功能层内膜中有很多小血管和腺体,所以脱落过程中也会伴随着出血、组织液渗出等,这些血液、组织液和子宫内膜混合在一起,就是月经。

所以你看,“月经出血量”就只是指月经中血液的量,而“月经量”则是血液、组织液、子宫内膜加起来的量,所以月经量一定是多于月经出血量的。既往临床上定义正常月经每月出血量≤80ml,但由于组织液和子宫内膜碎片占月经量的一半以上,所以月经量至少是出血量的两倍,大家不用看到每次月经量大于 80ml 就担心自己的月经量是不是过多。

怎么判断月经量是否过多?


我们首先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当讨论“月经量”的时候,我们指的是整个月经来潮期间月经的总量。只要总出血量在正常范围内,突然有一阵快速出血不意味着月经过多,经期的后几天出血少也不意味着月经过少。因为月经的出血本来就不是一个匀速的过程。

正如前文所说,月经本质上是子宫内膜的剥脱。如果你有过大块的皮肤蹭伤或者烫伤,你会注意到伤处的掉痂、脱皮虽然集中在一个时间段,但痂皮、皮屑是在那两天零零碎碎掉下来的,子宫内膜的脱落其实也是这样。


子宫内膜脱落时,插入其中的小血管断裂,这是出血最多最快的时候,就像我们刚受伤时那样。但很快,创面的血管残端就会收缩、止血,只剩少量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就像每次小伤口自动止血时那样。

所以,月经总是起初很少(子宫内膜刚开始剥脱),然后经历一两天量多的日子(子宫内膜正在剥脱,一阵一阵地出血),最后少量出血直到干净(大部分子宫内膜已经脱落,剩少量陆续排出。内膜剥脱的创面自行修复止血)。

而由于正常情况下阴道为闭合状态,久坐或者久躺时宫腔或者阴道深处可以蓄积部分月经,所以突然活动后或者体位改变后,涌出一阵暖流并非是出血突然增加,只是不活动的这段时间蓄积的月经一次性排出了而已。这也是为什么经期适当的轻体力活动可以促进经血排出、帮助身体更快恢复。

那么,既然这些都是月经的正常现象,什么情况下需要警惕月经过多呢?

之前一篇聊月经的文章中,提到过判断月经的大致方法(可回顾往期文章《月经来3天 VS 7天,哪种才正常?》):


但正如前文所说,月经量不等于失血量,月经中还有超过一半的组织液和子宫内膜,所以自行判断月经量只能进行大概估计,结果并不准确。临床上有一种碱性血红素法可以精准判断月经出血量,但这个方法麻烦且昂贵,绝大多数人没有必要用这个方法。

所以,我们给出的是更简单粗暴的判断方式:如果月经量突然比平时明显增加,或者月经有大血块、不到两小时就浸透卫生巾或棉条、夜间也需要更换卫生巾等量多的情况,或者出现了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就需要对月经出血量引起警觉并及时就医,找到出血多的原因并及时纠正贫血。


月经量多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失血,即时性的失血过多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长期失血过多则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所以如果有月经的女性体检发现存在缺铁性贫血,一定要搞清楚是否有月经过多、铁摄入不足等情况。

反过来,如果你看到网上那些讨论月经量的内容后担心自己平时的月经量过多,但检查发现没有缺铁性贫血,那就说明平时月经的失血量完全在身体的承受范围内,是正常的月经量,不需要担心。

月经过多可能不只是月经问题


月经来潮是体内众多复杂过程的结果,所以如果出现月经异常,往往不只是单纯的月经异常,而是身体某个程序出 bug 的指示剂。

比如说本文的主题:月经过多。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激素紊乱导致子宫内膜长得过厚,内膜局部增生过长导致了子宫内膜息肉;可能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导致子宫过大,子宫收缩异常;也可能是血液系统有什么问题,导致凝血功能下降等。

所以,万一有月经过多的问题,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及时就医,不仅要纠正贫血,更要尽量想办法明确月经过多背后的原因,以免耽误病情。

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这一次的热点话题下,我看到有人提到:“听说年轻的女孩子都会贫血,所以即使月经量大也没有在意。”这确实是一个很常见的误区,既然聊到月经过多,那就顺便再讲一下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本质上是体内铁储备的不足,多数人要么是因为丢失过多,要么是因为摄入不足,少数人是因为遗传因素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摄入的铁。

由于每个月的月经都会丢失一定量的铁,所以很多女性存在缺铁的情况。而青春期身体发育的需要,生育子女过程中的损耗更是进一步加重了部分女性缺铁的问题。

缺铁患者有时候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没有典型的、只和贫血对应的特异性症状,这使得很多人忽略或者轻视了缺铁性贫血的危害。但缺铁性贫血并不像它看起来的那么“温和”。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铁性贫血意味着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变差了,也就是说身体比正常人更容易缺氧。在成年人中,缺铁性贫血的人更容易觉得乏力,日常活动的耐力也会下降,容易有头痛和劳力性呼吸困难。

缺铁性贫血还会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长期严重缺铁性贫血还可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匙状甲、口唇干裂等外观改变,异食癖、食冰癖等异常表现以及心动过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所以,虽然很多人一开始并未发现明显的不适,但如果发现缺铁或者已经进展到缺铁性贫血,还是有必要找到缺铁的原因,并遵医嘱认真治疗。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因为对月经缺乏了解,而衍生出许多错误的认知,有的人污名化、妖魔化月经,有的人则因为“排毒”之类的歪理邪说而对月经有过分的期待。

在我看来,月经就是子宫每月一次的蜕皮而已,出血只是它的正常表现。它既不神秘,也不肮脏,和身体其它任何部位的新陈代谢并没有任何不同。希望每个来月经的朋友都有健康的月经,也希望月经不再被羞耻化、妖魔化,每个女性都能了解、熟悉这个生理现象,缓解月经焦虑,及早发现和解决各种月经问题。


参考文献

[1] 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林仲秋,狄文,马丁,曹云霞,漆洪波副主编.妇产科学  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Fraser IS, Warner P, Marantos PA. Estimating menstrual blood loss in women with normal and excessive menstrual fluid volume. Obstet Gynecol. 2001;98(5 Pt 1):806-814. doi:10.1016/s0029-7844(01)01581-2

[3] Wyatt KM, Dimmock PW, Walker TJ, O'Brien PM. Determination of total menstrual blood loss. Fertil Steril. 2001;76(1):125-131. doi:10.1016/s0015-0282(01)01847-7

[4] Lopez A, Cacoub P, Macdougall IC, Peyrin-Biroulet L.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Lancet. 2016;387(10021):907-916. doi:10.1016/S0140-6736(15)60865-0

[5] Bruner AB, Joffe A, Duggan AK, Casella JF, Brandt J. Randomised study of cognitive effects of iron supplementation in non-anaemic iron-deficient adolescent girls. Lancet. 1996;348(9033):992-996. doi:10.1016/S0140-6736(96)02341-0

 

 

来源:科普中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