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舟乡
来源 :桃舟乡 浏览量:

 

                  

桃舟乡,地处安溪县境西北边陲的山峦间,安溪、永春、漳平三县(市)交界处,位于北纬25°21′,东经117°46′,东南与感德镇接壤,西与漳平市象湖镇毗邻,北与永春县一都镇交界,距安溪县城96公里。近年来,桃舟乡持续实施“生态低碳+N”行动,全力推进“山水源乡 生态桃舟”建设,坚决扛牢治水治林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统筹推进安全生态水系整治,因地制宜探索林下经济、林业碳汇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桃舟,古称“桃洲隘乡”,后因桃舟旧街后有座小山,其状似桃;旧街前两条小溪的交汇处有个小岛,形如舟,故改称“桃舟”。宋代,属金田乡感德里。明清时,属感德里。民国时,先后属长卿区、第三区、第二区、长康区、潘桃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长康区、第五区、十三区、感德区、长卿区;1958年10月,属感德公社;1961年8月,属感德区;1965年4月,属感德公社;1984年4月,属感德乡;1987年6月,从感德乡析出成立桃舟乡,首次成为乡级建制。现下辖桃舟、莲山、下格、达新、吾培、康随、棠棣、南坑8个行政村,共有84个村民小组,现人口12970人。全乡面积128.26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27万公顷,耕地面积560公顷。桃舟属亚热气候带,具有相对低温、高湿、多雾的气候持征,又因山地辽阔、植被良好、土壤肥沃,故成为发展粮食、林竹、茶叶生产和种养殖产业的理想之地。特色比较鲜明:

是三县市交界地。地处安溪、永春、漳平三县(市)交界处,距安溪县城88公里。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知县汪瑀在西通漳平、北接永春处,设立“桃舟隘口”,建公馆、筑营房,并从白叶堡弓兵内拨出30名轮番防守。清朝,南少林和尚为避祸乱,隐居于此,留下吾岩寺古迹和留传至今的“杀狮”拳法。

是省级生态乡镇。林地面积1万公顷,木材蓄积量13.5万立方米,竹林1333公顷,毛竹立竹量280万根,是安溪用材林生产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85.5%,是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市级生态示范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溪木材、毛竹主产区。

三是闽南原野乡村。桃舟有桃舟的古街人家、吾培的小桥流水、达新的山水情缘、棠棣高山风情、南坑梯田风貌等闽南原生态山水自然景观;这里民风淳朴,有张、萧、陈、王、苏、李、吴等10多个姓氏族人世代和谐相处,社会始终保持闽南风情民俗较为凸显;近年来扶持培育形成桃舟红米、莲山淮山、吾培山茶油、达新矿泉水、下格铁观音、棠棣食用菌、南坑炭菇、康随食药同源等一大批特色产业,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产业新格局,夯实农文旅融合基础。

四是晋江水之源流。2001年,泉州市政府以“河源唯远”的定源原则,确定桃舟为泉州母亲河——晋江之江源,具体位于达新村云中山梯仔岭东南坡谷,在高程893米处屹立着一方原泉州市委书记施永康亲自题写“晋江源”石碑,自源头至泉州湾入海口全长182公里,流域达5629平方公里,安溪县桃舟晋江源获评省级水利风景区。

五是安溪茶叶重镇。桃舟种茶历史悠久,这里自然环境非常适宜茶叶生长,现山上还存有两棵被尊为“茶神”的古树,经考证,树龄已超过千年。尤其是这几年来,桃舟乡党群齐心做好“环境大生态、构建茶园小生态”,着力打造“山、水、茶、林”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导入种植管理新理念,有机种植,天然放养,植入科技,打造“风斯在下”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树立起“氧吧茶”、“有机茶”、“放养茶”、“科技茶”的鲜明旗帜,崛起于安溪茶产业大版图之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