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乡
来源 :福田乡 浏览量:

  福田乡位于安溪县西北部,位于东经117°30′,北纬25°12′,西与漳平市交界,南和华安县接壤,东邻祥华乡,长卿镇。北毗感德镇,总人口9000多人,面积162.65平方公里,漳泉肖铁路、S10莆永高速公路过境。乡政府驻场前,距漳平市大深村3公里,距安溪县城92公里,辖有5个行政村、1个社区和福前农场、丰田林场2个国有企业,中学2所,小学2所,基层党支部11个。

  沿革

  宋属金田乡感德里,明清属感德里。民国先后属长卿区、第三区、第二区、福珊乡和多卿乡。1949年后,先后属长康区、第六区、十四区、珊屏区、长卿区。1958年11月属长卿公社,1961年8月属长卿区,1965年4月属祥华公社。1972年12月设竹园林场丰田分场。1979年11月,析祥华公社辖的福洋、白桃、双垵、丰田4个大队正式成立国营丰田林场。1984年8月以场辖区域设立丰田乡,大队改为行政村。

  1992年,丰田乡面积38.75平方千米,1077户5281人,乡政府驻后坪山,辖丰田、白桃、双垵、尾洋、庵兜5个行政村;丰田林场面积75.11平方千米,分丰田、白桃、双垵、圆潭、后溪、茶叶6个工区,在场149人。1996年,省民政厅批复同意丰田乡更名为福田乡,面积38.8平方千米,人口0.6万人,辖丰都、双垵、尾洋、白桃、丰田5个行政村。1997年,省民政厅批复同意福田乡政府驻地从庵兜迁移至场前。

  地理环境

  福田乡位于安溪县西北部,位于东经117°30′,北纬25°12′,西与漳平市交界,南和华安县接壤,东邻祥华乡、长卿镇,北毗感德镇。泉肖铁路从境内穿过,有格口、小舟2个火车站,村级公路全线贯通,硬化率100%,交通、通讯便捷。全乡山林草地面积138.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5%,属戴云山脉向东南延伸部分,海拔高度在200-900米之间,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6-18℃,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年日照2069小时,无霜期349天。境内四面群山怀抱,森林密布,生态保护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县自然生态保护完好、可持续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境中的云中山已初步查明的维管束植物有172科509属949种(含变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单位面积植物种类之多,在南方省级自然保护区中首屈一指,被专家学者称为“东南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经济发展

  紧紧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发挥“一乡带两场”的整体功能与山地资源优势,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聚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思路,逐步形成“星月同辉、多元发展、三产融合”的产业格局。至2024年底,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6814.51万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11970.7万元,农业产值14843.81万元),规上企业总产值31186万元,乡财政总收入934.32万元,乡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全乡柑橘种植面积约20000亩,年产量约3.5万吨,年产值约2.5亿元,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云中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万亩,区内植被茂密,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景观独特,风光秀丽,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胜地,区域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谷幽林深,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其主峰太华尖海拔1600米,为安溪第一高峰,既是动物的天堂,也是植物的王国,有野生动植物4000多种,云中山管委会安装的视频监控记录下了许多有趣的、非常珍贵的动植物生活场景,黄腹角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鹇,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野猪群。

  主要街巷

  (一)镇区街道

  位于福田乡政府所在地周围,系随着镇区的建设而形成的街道,主要街道呈三叉形。

  (二)徐州圩

  位于福田乡福前农场场前分场的格口至场前一个山口上,今尚有旧圩的墙基遗址。街道长100米左右。古时,九龙江船只可通至徐州,该地成为货物集散地。徐州又是祥华、感德、长卿、蓝田等地通住漳平、汀州一带必经之道。约于明末清初就形成圩场,后九龙江至徐州航道止航,1949年前后圩场自然消失。

  (三)白石圩

  位于福田乡白桃村的一小山坡,长150米。是安溪较为偏远的一个集市。古时安溪西北乡村运输主要依靠九龙江水运,集结在徐州。货物由徐州再向白石、双垵、福洋等辐射。徐州圩消失后,主要商品大多由长卿或祥华等地供应。

  (四)双垵圩

  位于双垵村。

  地名简介

  (一)倒店仔

  属场前分场。与洛阳交界。该地村前原有间小店,后倒闭,故名。因地僻人稀,人丁不旺,清末时村民迁居场前而废。

  (二)胡 丘

  属双垵村。在大鸳山西北坡。因地处山丘,古时曾有胡姓居住,故称。原属祥华乡福洋村,1984年划为双垵村。因该地生存条件差,1985年原有村民12户85人移居双垵村而废。

  (三)石 堀

  属白桃村。在大佛尖山西坡。该地是群众采石场所,故称。因气候恶劣,民国10年(1921年)村民迁居白石圩及江西省而废。

  (四)仙湖尾

  属白桃村。在白珩寨南坡。该地四周高山环抱,似高山平湖,风光宛如仙景,故称。因地处高山峻岭,气候严寒,1984年村民8户46人迁居平路自然村而废。

  (五)尾仑仔

  属白桃村。在大佛尖西北坡。因位于白石片村的边缘一山丘上,故称。由于山高水冷,地旷人稀,1984年原村民1户7人迁居白石圩而废。

  (六)墓仔前

  属场前分场。在乡政府驻地东北2.3公里处。该地村后多小丘,故称。因地偏僻,气候恶劣,民国时期林姓迁居徐州自然村而废。

  农场、林场简介

  福前农场

  福前农场建于1958年,原属省综合性农垦企业,1972年下放安溪县管。八十年代开始,农场开始实行“独立自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方针,创办了家庭农场,落实了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九六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原丰田乡政府迁址福前,改为“福田乡”,实行“一乡带两场”,原有的党、政、社会事务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了“政企分开”。农场现有土地面积8万多亩,总人口2403人,在职职工108人,退休干部、职工约600多人,管理人员11人,拥有一座装机容量4500千瓦水力发电厂。

  丰田林场

  丰田国有林场1979年12月正式建场,林场经营区属九龙江支流感化溪汇水区,总投资2000多万元,经营面积15.6万亩,总蓄积量10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1.2%,其中生态公益林6.51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36.6%;天然商品林面积1.74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11.2%。设有3个职能部门和4个工区。全场现有职工42人,退休人员71人。现有房屋建筑面积7307平方米,水力发电厂1座,装机800千瓦。

  未来发展

  今后福田乡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力促福田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一是找准定位,探索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福前柑橘产业园、丰都村岭富产业园等建设,形成了从柑橘管理、采摘、储藏再到电商营销、包装物流等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柑橘分级分包和精深加工,进一步促进柑橘种植经营向产业化方向转变,以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农带农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二是找准方向,探索智慧林业。在“林长制主题公园”和“林长制网格标准化”的基础上,探索“智慧林业”管理平台,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打造“智慧林业”决策支持系统,为林长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升林业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找准优势,探索文旅融合。依托云中山、温泉、瀑布及知青文化、虞森土楼红色基地等自然禀赋和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探索“旅游+”的复合型新路径,实现“以旅助农、农旅相融”的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