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凤城镇美法村的截瘫患者陈大伯住进城关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推出的家庭病床,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院的服务和治疗。该家庭病床的落地,标志我县公立医院试水“医养结合”模式迈出实质性步伐。城关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主任余水生介绍,这是我县推出的首张“家庭病床”,陈大伯成为茶乡试水医疗康养服务的首位患者。
首张“家庭病床”落地
凤城镇美法村的陈大伯是一位截瘫患者,两个月前又因“胸椎占位性病变”,在县医院进行手术后,现在居家生活难以自理,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泌尿道感染,且患有带状疱疹病毒——“飞蛇”缠身,疼痛难忍。
截瘫患者每次就医都十分困扰。“长期卧床,并有泌尿道感染,定期要到医院换导尿管,每次都如同搬家,折腾一番很受罪。”陈大伯的儿子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有了家庭病床,再也不用奔波,在家就能享受医院的专业服务与治疗。
据悉,对于导尿、静脉输液、换药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患者家属不专业无法操作,而且,请假、送诊、挂号等耗费精力体力,同时患者奔波劳累,得不到更好的休息和治疗。城关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医师杨文城是陈大伯的签约家庭医生,他介绍,家庭病床服务让此类问题迎刃而解,极大满足了茶乡群众就医需求。
陈大伯的家庭病床建立后,家庭医生杨文城每周定期上门诊疗,陈大伯的各种疾病慢慢得到治疗,身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建立家庭病床后,还为每位对象建立一份健康档案。”杨文城介绍,健康档案与我县各大医疗机构实行数据共享,今后的就诊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动,均可在该平台查询,方便就诊时医生全面掌握病情。
据了解,家庭病床服务是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将医院的病床服务延伸到家庭,能够解决诊断明确,病情稳定,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的中重度失能患者的就医难题。余水生表示,首张家庭病床的上线,是聚焦茶乡群众健康领域“急难愁盼”,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对象获得感而开展的一项便民服务举措,让患者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专业医疗服务,且享有跟住院病人一样的报销比例。
享受同样医保报销待遇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城关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率先试点开通家庭病床服务工作。这意味着年老体弱和行动不便的茶乡患者,今后在家就能得到“住院”一般的治疗,足不出户享受到医疗康养服务政策。
“家庭病床建立后,相关的医疗费用能在医保范围内报销。”市医保中心安溪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县对家庭病床实行泉州市统一的收费政策,家庭病床建床对象在获得方便的同时,能享受和住院同样的医保报销待遇。
“家庭病床收费项目主要是建床费和巡诊费,收费方式可由患者自愿选择按项目收费或按服务包收费。”杨文城介绍,家庭病床除了减轻家庭经济和人力负担外,还能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医疗和护理,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据了解,家庭病床服务模式是针对有建“床”需求并符合建“床”标准的患者,按“一人一档”的原则设立家庭病床,建立家庭病床后会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定期提供查床、会诊、治疗、护理、查体及康复等一系列丰富且专业的上门医疗服务。余水生介绍,收治对象主要适合病情较为稳定,可以在家护理的病人,同时,还要符合中风瘫痪康复期、恶性肿瘤晚期、骨折需要牵引和卧床治疗或者符合住院条件的70周岁以上老人等其他特殊条件之一才可申请设置“家庭病床”。
“我县将积极探索基层医疗服务新模式,组建社区医疗网格化管理。”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家庭病床是顺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医疗护理形式,也为未来居家养老拓展了新途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